喪禮的起源

道親禮儀、佛化禮儀

明德生命禮儀-喪禮的起源

明德禮儀公司 誠懇、細心、專業、莊嚴【專業服務】


喪禮的起源

發佈日期:2020-04-22





並非有人類的出現即有喪葬禮儀的活動,在原始社會鬼魂崇拜未興起前,人們並沒有安葬先人的習俗,而是把先人的屍體棄之溝壑,或置於荒野,《孟子•滕文公上》中說:「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虆(ㄌㄟˊ)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中國是人類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原始文明之前就已為逝者舉行喪葬儀式,《易經•繫辭下》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樹,喪期無數。」說明上古之喪葬型式僅藏屍於草中,並無使用棺槨等器物。在《後漢書•趙咨傳》中記載:「《易》曰:「古之葬者,衣以薪,藏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禮記•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槨。」由上述文典考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於死者的安頓,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喪葬活動演進的層面不僅是文化的,也是心理及社會的層面,殯葬的行為發展,個人與群體從精神領域進入到心靈的總體化,屬個人社會化的行為表現及協調。

人類的歷史文明隨著原始宗教信仰而開展,從舊石器石代已有原始宗教的觀念和祭祀,到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已發掘有墓葬和祖靈祭拜,顯示喪葬的文化精神是依存著原始宗教而開啟。在新石器時代封建制度的建立,社會階層改變的情形下,財富及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也意味著宗教權力的集中。在同質性的宗教信仰下,為適應當時社會結構的改變宗教信仰分化為二個層次,一個是權威性社群的宗教信仰,另一則是一般民眾的宗教信仰,權威的宗教儀式以豐富的宗教儀節及飾品,也逐漸引領著一般民眾隨之而往。

原始社會人類為追求以自我為中心的體認,從有形生命發展到無形生命的存有的思維,人類意識到生命中除肉體的行為活動外,尚有一個無形生命的存有,有著超越生命的「靈體」或「靈性」,控制所有一切思想、情感、行為,即所謂的「靈魂」。「靈魂」觀念的出現,將人類的現實生活情境引伸到死後世界的冥想,認為人在世間死亡,肉體雖會腐化,但無形的靈體卻死後脫體而出,有著如活在現實環境中一樣的冥界生活。

靈魂不滅的觀念讓死者與生前群體的相關成員有了情感間的聯繫,導致在殯葬心理與行為上從群聚生活進化到社會性的活動,原始殯葬觀念從原始宗教的靈魂不滅的兩界思想所衍生至對死者進行葬禮的儀式。殯葬心理的變化,形成對於死亡、殯殮、墓葬、祭祀等思想與見解,在殯葬的形式與祭祀的禮儀在物質、禮儀、社會活動也達到實質文化的階段。

距今二萬年前舊石器石代晚期的山頂洞人,據考古學家研究分析,發現當時已有墓葬的儀式,在死者周圍撒上赤鐵礦石、礦粉,透過此類喪葬儀式,賦予死者新的生命,或引領其靈魂至另一世界去。

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們普遍採用土葬,可說明中國「入土為安」的喪葬思想已有深遠的悠久歷史。對先人屍體進行掩埋的行為,是人類對於親族觀念已達到理性的階段,不忍見到親人曝屍荒野,任憑腐爛及受牲畜鳥獸啄食,可見此時孝道之情與親族倫理已趨文明理性的階段。

原始社會中的喪禮,原本是為了保護屍體不受野獸啃食的惻隱之心為出發點,對於屍體處理的方法,《禮記•檀弓上》「葬也者,藏也,欲人之弗得見也。」在人類的智能的增長,在靈魂觀念與喪禮結合後,認為死後的靈魂雖離開身體,仍有可能回到肉體而復活,因此必須把死者的肉體作完善之保存。在靈魂不滅的思維中,認為死者靈魂仍存在此世間,即使死者無法復活,善待死者的遺體,也希望因此可得到死者的福報,原始的喪禮就在靈魂不死的觀念下所演繹出屍體保護的行為。

中國的喪葬習俗從數萬年前的氏族社會制度作為開展,「神農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莊子•盜跖》,氏族社會以建立在共同血源的母系社會為根基,所謂共同血源的母系氏族為當時社會的基本單位,生前為生活而氏族同居,死後合葬也希望靈魂得以彼此照應,血源氏族的公共墓地反映當時社會體制的主要特性與死後世界觀念的存在,此社會結構一直持續到新石器石代晚期,父權制的建立才逐漸轉入父系的社會體制。

初民社會對於死後靈魂歸處的冥界的想像,描述死後世界是屬於黑暗、陰森且淒涼的,在冥國之中的人的生活環境是險惡且淒厲的。

《山海經•海內經》:

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

死後世界的觀念認為人死後靈魂飛向北方,到達名為「幽都」之境,在幽暗黑濁的境遇中,有猛獸環視著,此國度內的人們只能赤足生活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先民對死後世界的想像是慘淡無光的陰森寒境,為使祖先的亡魂在死後得到較為舒適的歸宿,讓後人覺得盡到對亡者的責任與自己的心理得以慰藉,墓葬及明器的發展也日趨複雜化及多樣化。






殯葬倫理返回列表

˄